产品目录 CATALOG
测定灰分应注意的事项
发布时间:2012-05-21 点击次数:1373次灰分是指煤中所有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及煤中的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的残渣。煤中的灰分是是来自煤中的矿物质。其矿物质是指贮存于煤中的无机物质。
1、煤在灰化的过程中,在(815±10)℃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各种矿物质在先后失去结晶水,在低于500℃时,硫化矿物质就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在高于800℃时,碳酸盐矿物质分解。其标准中的缓慢灰化法规定的灰化最终温度为(815±10)℃,补票上是指碳酸盐已经分解完全而硫酸盐尚未分解的温度。
缓慢灰化一般采用三段升温法。在500℃以前升温速度要慢,使硫化物分解有足够的时间,要求在温度500℃恒温30min,以保证硫化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排出炉外,后一阶段是将炉温升至到(815±10)℃时,此时碳酸盐分解,二氧化硫排出炉外。
2、测定灰分用的马弗炉应将烟囱口打开或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弗炉恒温区中时,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因此才有助于二氧化硫的排出。如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从炉内排出,则将与氧化钙发生反应后生成硫酸钙被固定于灰中,因而使灰分的测定结果偏高。
3、灰分应进行重复的测定,电脑不同于平行的测定。当对某一煤样进行测定时,不应一次对一个煤样称量多个灰分,在一炉中灰化,而应对一个煤样分两炉进行灰化,用此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灰分结果。